首页
美图
读者墙
留言板
左邻右里
统计
免责声明
关于
搜索
1
看电视直播IPV4通用节目源订阅
305 阅读
2
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5 阅读
3
今日头条APP v9.6.8 今日头条去除广告纯净版
167 阅读
4
Win11设置无密码访问共享文件夹操作
106 阅读
5
泥河湾博物馆简介
102 阅读
默认分类
网海拾贝
泥河湾
登录
/
注册
Search
Liuxy
累计撰写
1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13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网海拾贝
泥河湾
页面
美图
读者墙
留言板
左邻右里
统计
免责声明
关于
搜索到
6
篇与
的结果
2024-03-15
泥河湾盆地发现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的考古证据
现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是近30多年的学术热点。通过颜料使用、艺术创作与复合工具等“现代行为要素”追溯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扩散、交流与“行为现代性”的发端与演变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国、东亚缺乏这类考古遗存,被作为现代人群在东亚形成的时间晚于旧大陆西部的推论基础。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有关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出土的颜料使用和复合工具的研究成果,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的认识。 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再次为我们带来了突破性认识。在盆地东南缘的下马碑遗址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生动再现了4万年前东亚人类的生活场景。该遗址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3~2014年发现并系统发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大学、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MPI)、法国波尔多大学、蔚蓝海岸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古生态与人类演化研究所(IPHES)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综合性、多学科、跨平台的国际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2日以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正式在线发表。遗址堆积厚度290cm,主文化层(#6)为罕见的原位埋藏,保存了颜料生产遗迹、遗物,火塘周边散落石器、骨器及动物化石碎片。高精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和光释光定年及其贝叶斯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下马碑遗址主文化层形成于距今4.1~3.9万年前。沉积学及沉积物粒度分析显示下马碑遗址形成于河漫滩环境,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当时为凉干气候下的草原环境,动物化石鉴定结果显示马、鹿和鼢鼠等占比较高。因此,我们推测下马碑古人类生活于壶流河阶地上,植被以草原景观为主,周边山地存在片状针叶林。{mtitle title="下马碑遗址的位置、地层与年代"/}{mtitle title="A、下马碑遗址在泥河湾盆地中的位置;B、下马碑遗址主文化层(#6)发掘面;C、遗址地层剖面及测年结果。(研究团队供图)"/}下马碑遗址中的赤铁矿加工遗存的确定是研究工作的重点。 首先通过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确定野外发掘中疑似颜料加工区内含有两块大小不同、矿物成分亦有差异的赤铁矿(赭石)小块。进一步的显微分析揭示出其中较大一块表面有明显的反复摩擦痕迹。随后对伴生的另一块表面明显被染红的长条形石灰岩进行分析,发现在其表面残留有赤铁矿微屑,大小200mm左右,犹如发丝。颜料加工区内另一件遗物为一件表面部分磨光的卵石,虽无明显的残留物,但其部分明显磨光的特征说明可能作为磨锤或杵使用。为了进一步明确染色区域是由人为因素产生而非自然形成,我们对染色区、遗址内其他区域及遗址外不同区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多指标综合分析,包括X射线衍射(XRD)、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microXRF)、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岩石磁学等,多种手段的分析结果一致显示,仅染色区富集赤铁矿,其他区域并不含有赤铁矿。此次在下马碑遗址发现的赤铁矿加工遗存是东亚地区首次正式见诸报道的此类发现,将东亚早期人类使用颜料的历史提早到距今4万年前,也使东方古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认知表达的历史大大提前,改写了学术界的认识。{mtitle title="赤铁矿加工相关遗迹(红色染色区)与遗物"/}{mtitle title="A、相关遗物和遗迹的原始状态;B、赤铁矿粉末染色区;C、表面可观察到摩擦痕的赤铁矿;D、赤铁矿小块;E、表面染色并残留赤铁矿微屑的加工工具(石灰岩板)。(研究团队提供)"/}{mtitle title="染色区及遗址内其他区域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对比"/}{mtitle title="样品X1和X2来自染色区,X3和X4来自非染色区。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b、拉曼光谱分析结果;c、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特征;d、矫顽力谱分析结果;e、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microXRF)分析结果。上述多指标分析揭示出,染色区沉积物含有大量粗颗粒赤铁矿,结合考古学证据可以确定,这些粗颗粒赤铁矿为人类加工颜料过程中产生的遗存。(研究团队提供)"/}除颜料加工外,作为当时重要生产生活工具的石器也是这项工作的核心研究对象。 从石器的打制技术和所表现的工具加工情况来看,整体上技术较为简单,以砸击为主。但在尺寸上具有显著特点,50%以上的石器小于20mm,呈细长形。为了解读当时人类如何使用这些细长的小碎片,我们在石器技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残留物与微痕分析。应用扫描电镜-能谱联合分析方法,同时完成了残留物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痕观察,结果显示石器表面附着有骨柄残留,线性排布的植物纤维残留明确指示了镶嵌捆绑加固的行为。在微痕分析中,我们引入了多台不同功能的显微观察设备,提升了石器表面痕迹的可观察和分析性。综合石器打制技术、类型、残留物及微痕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下马碑遗址出土的部分细小石器是古人类通过装柄形成复合工具,而石器整体上被用来钻孔、加工皮毛、切割植物、切割动物软组织等等。此项研究再次说明现代人技术和行为复杂化的表现并不单一,不能以欧亚大陆西侧流行的技术因素(如石叶等)作为标准。{mtitle title="一件似细石叶石器(表面残留部分骨柄) (no. 129)"/}{mtitle title="(1) 残留骨柄; (2) 残留植物纤维;(3) 使用刃的腹面观; (4-7) 疑因削木头产生的微痕。(研究团队提供)"/} 结合野外发掘过程中对遗物、遗迹分布情况的记录,在目前发掘的12平方米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赤铁矿加工区位于遗址西北角,向东有火塘,火塘的灰烬溢出,周边散落石器。这些石器按功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可见当时的人们围绕火塘各显其能、各司其职,如此便可以勾勒出四万年前古人类“围炉而息、磨石取彩、嵌石为刃、分享猎物”的鲜活生活图景。{mtitle title="遗址位置、周边景观及地层 "/}{mtitle title="A、遗址野外发掘照;B、遗迹、遗物平面分布情况(含石器功能信息)(研究团队提供)"/} 距今4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和早期现代人群形成、扩散与行为现代化的关键节点。来自田园洞的人类化石和分子生物学证据证实,在距今4万年前后,现代人已经在华北地区活动,但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和文化知之甚少。此次对下马碑遗址所蕴含的人类行为信息的全方位提取,对于解读东亚现代人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并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人演化研究这一全球性科学问题。下马碑遗址揭示了东亚现代人复杂的文化演进过程,与欧亚大陆西部人群的技术与文化发展同步,且很可能与其他人群(例如丹尼索瓦人)存在文化与基因交流,反映了局地的马赛克式的“文化与技术革新”。下马碑遗址揭示出的这种文化面貌的特殊性既与以往认为的连续性的文化演进不同,亦有别于普遍被认知的现代人在欧亚大陆扩散的文化模式。 本次研究工作中的国际化、跨学科、多平台协作凸显了人类演化领域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全球性关键科学问题的探究中,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协同配合关注自身发展演化的历史。此外,研究团队通过邮件和网络视频等手段克服了新冠疫情爆发带来的各种困难,在完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书写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研究工作故事”。 古脊椎所杨石霞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葛俊逸博士、赵克良博士和关莹博士为共同作者,依托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多项重要分析测试工作。 本次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德国马普学会、法国波尔多大学和西班牙IPHES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2024年03月15日
9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4-03-15
侯家窑遗址出土带孔颅骨,古人实施环钻术,应该用了这种工具
“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三国演义》中,华佗打算用这种办法治疗曹操头痛,可生性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开他的脑袋,是要谋杀他,随即命人斩了华佗。一代神医就此冤死,“开颅手术”其实一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但现代人却找不到当时使用的开颅器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一九七三年的盛夏,张家口市几乎每天都被炙热的太阳烘烤,在西北部的阳原县,由于是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所以更加炎热,但是贾教授和他的考察小队,仿佛无视头顶上的“大火球”,依旧在阳原县认真考察,可是几天下来都没有收获,众人斗志不免有些失落,但当他们走到侯家窑村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存在一片古人类遗迹。 经过详细摸查的研究,贾教授得出结论,这座遗址距今约有一万年,众人又通过精密的计划和部署,提交了侯家窑遗址开掘申请,终于在三年后正式开始挖掘,又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挖掘,共出土了石制品一万多件,它们类型丰富,十分精巧,从雕刻器到刮削器,应有尽有,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是在众多石制品中,有一个东西很扎眼——一个头骨。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头骨,在它的顶部,有两个圆形的小洞,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几位学者认为,这几个洞是远古巫医所为;但是其他几位却认为,这和巫术有关。经过申请,贾教授将这枚头骨带回了研究室,开始从头开始,细致地研究,他发现头骨钻洞的边缘,存在着人体自我修复的痕迹,这就说明,在将颅骨钻两个洞时,这个人还有生命。 思考再三,贾教授认为颅骨的主人,在死前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开颅手术”,并且手术很成功,他还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之所以否定了巫术的说法,就是因为这枚头骨的自修复痕迹太明显,而巫术大多都以死人为素材,并且单纯的巫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至此这枚头骨的谜题好像解开了,但此时的贾教授,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他发现这种开颅技术,在古代叫做环钻术:在远古时代,当医生认定患者是头部疾病后,就会使用一种特殊工具,将人的头颅划开,再进一步医治,最后使用一些石头、果壳等东西,将伤口堵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具,能够将头颅如此轻易地划开,贾教授无法解释,在那个远古时代,金属器械是不可能存在的,木制器械更不可能切开坚硬的头颅,玉器器械虽然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存在。 贾教授思考再三,决定从头对这枚头骨展开研究,他发现在头骨出土的陵墓中,只有石制品,并且在侯家窑遗址中,石器才是最主要的文物类型。远古时代又被称为石器时代,因为在当时社会发展初期,遍地皆是的石头,是最容易获取的东西,古人类开始使用石头为工具,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起源。 于是贾教授在头骨发现的陵墓中,找出了几件尖锐的石器,并经过多次挑选,最后确定了两件石器,一件为石斧,另一件为石刀,经过具体的实验,他用这两样工具,做一个真实的头颅的环钻术,两个小时,一个近乎完美的洞,就被环钻完成了。虽然这两件工具只是侯家窑遗址中,很普遍的存在,但也正是这种普遍性,让专家们忽视了它们的价值,经过测试,专家们确认,这件石斧和石刀,完全具备将人的头骨切割开的能力,这又让现代人为祖先的动手能力所折服。 答案摆在明面上,人们往往更不容易相信它是真的,有人提出质疑:在现代社会中,手术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都会有感染的风险,远古时代的开颅手术,真的不会感染,真的有可能成功吗?两个小时,做环钻手术没有麻药,人还不得被痛死?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古代消毒技术几乎为零,卫生条件特差,远古时候的人时刻都在与各种细菌亲密接触,古人对细菌的抵抗力,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古人的抗痛的能力,也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虽然听起来很怪异,但这却是事实。当然,古代的环钻术,也是考古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相信随着考古工程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们,一定会给我们更接近事实的答案。
2024年03月15日
9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15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演化历史及其气候环境背景
泥河湾盆地作为华北乃至整个东亚史前人类遗址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东方奥杜维”之称。长期的调查、发掘和年代学研究证实盆地内保存了大约距今1.7 Ma到11.7 ka间的考古记录。盆地内发育良好的晚新近纪以来的河湖相地层为年代学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可能;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以及泥河湾动物群研究的深入拓展也为探讨早期人类行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数;在考古材料上,相较于其他地区早期遗址材料零星和性质模糊的现状,泥河湾盆地出土了大量被广泛认可的早更新世石制品。因此,泥河湾盆地在解读东亚早期人类行为适应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日,国际人类学期刊《进化人类学》(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题为The Paleolithic in the Nihewan Basin, China: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n Early to Late Pleistocene record in Eastern Asia的综述性论文。 这篇论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泥河湾盆地目前已经发表的早、中、晚更新世三个阶段考古材料的特征及其反映的人类进化历史和适应行为,并进一步结合区域及全球更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历史探讨东亚人类进化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文章讨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对东亚高纬度人类活动和适应产生的影响,以及更新世晚期气候快速波动和现代人行为起源的耦合关系等,为尝试构建东亚人类演化图景提供了基础性认识。{mtitle title="泥河湾盆地综合生态背景下考古材料的丰度变化"/} 在环境背景、地层年代和动物群研究等方面,泥河湾盆地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新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仍在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对泥河湾史前人类的研究尽管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还有诸多尚未解答的重要科学问题,例如:在石制品加工技术上是否存在继承性的特征?在一定阶段是否发生了“技术变革”?反复“占领”盆地的是否是同一来源的人群?史前人群在盆地活动的规律是否与当时的气候旋回有关?一系列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依然值得期待。{mtitle title="该项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和洪堡基金会的资助。"/}
2024年03月15日
9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15
地质考古揭示泥河湾古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埋藏特点
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 (CSIC)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地质考古手段揭示遗址埋藏特点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mtitle title="岑家湾遗址位置图"/} 湖滨环境拥有丰富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是早期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之一。然而,受到湖泊的扩张与收缩,或入湖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埋藏于湖滨环境的遗址在形成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造成遗物的空间位置变化、部分石制品流失等现象。因此,对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形成过程研究进行科学评估,是揭示古人类技术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与前提。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与“东方人类的故乡”。岑家湾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的北缘,1984年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谢飞发现,先后经历多次发掘,以文化层薄、出土遗物丰富、高拼合率的石制品等特征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早期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今约110万年前。作为泥河湾盆地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经典遗址,遗址的发育和埋藏过程一直有待系统揭示,制约了对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生存行为的客观解读。 据文章第一作者马东东博士介绍,我们在遗址地质、地貌和沉积学特点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石制品刃缘磨圆程度、石制品尺寸分布、石制品与拼合组空间分布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解析遗址的埋藏过程。分析表明,遗址文化层以黏土和极细砂为主,层内发育弱的水平层理,显示浅水湖滨沉积特点。石制品刃缘磨圆度低,文化遗物空间分布存在多个聚集,石制品的拼合率高,且拼合组内石制品的水平与垂直距离多在1米之内等特点,显示遗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微弱的湖滨片流的影响,石制品空间位置未受明显改造,石制品的完整程度高,古人类活动是遗址形成与埋藏的主要营力,是古人类技术与行为研究的理想遗址。{mtitle title="岑家湾遗址石制品和化石空间分布"/} 裴树文研究员认为,岑家湾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以学科交叉(地质学和考古学)理念为出发点,系统运用地质、地貌和出土文化遗物的多项有效指标,采用量化统计手段,多视角解析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为揭示古人类对岑家湾遗址的利用过程和技术与行为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项研究对系统复原百万年前古人类对泥河湾古湖滨不同地貌景观的适应和生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mtitle title="该项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B)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2024年03月15日
8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15
泥河湾博物馆简介
泥河湾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是目前河北省唯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器专题博物馆。 200万年前我们的先祖生活在泥河湾古湖畔,过着敲骨髓,茹毛饮血的生活。地壳运动导致沧海变桑田,古湖消失。将他们的生活遗迹全部掩埋。先祖们曾经触摸过得工具穿越了百万年就静静的躺在展柜里,以这样的方式和我们见面了。您可别小看这些石器工具,正是他们见证了人类漫长而艰辛的进化历程。除了石器以外这里还展出很多动物化石,憨态的猛犸象,凶猛剑齿虎、披毛犀、擅跑的羚羊、三趾马三门马等等。当时的泥河湾更是动物们嬉戏的乐园。在这里您可以看到200万年前泥河湾人吃大象的场面!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进餐场景,被形象的比喻为“人类第一餐”。你能看到十万年前泥河湾人使用飞索石捕获猎马场景,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发现石球数量最多的遗址。您还可以看到一万年前泥河湾人在灶台上使用陶器,它可是我们华北地区最早的一块陶片。看完旧石器这里还有新石器,在新石器的遗址中出土了河北省仅有的一件玉猪龙,它的发现为中华三祖起源张家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百万年前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在这里您可以一看究竟。
2024年03月15日
10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2-20
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allout color="#f0ad4e"}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位于河北省阳原县、蔚县以及山西省的雁北地区,面积1015公顷,保护区内有200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级标准地层。泥河湾地质遗迹分布于河北张家口阳原、蔚县一带,距北京100多公里。这里埋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旧石器时代考古遗迹,世界上其剖面最多、保存的最完好、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早更新世石器时代的遗地,它的考察发掘,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callout}历史沿革199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泥河湾列为全省第一个省级地质遗址保护区。2000年9月10日,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考古专家谢飞等发掘马圈沟第三文化层。发掘面积60平方米,共发现石制品及动物骨骼化石800多件,遗址的发现把东北亚古人类活动的年代上推到距今200万年的远古时期。2001年3月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初,泥河湾地质遗迹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0月保护区管理处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6月保护区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直接命名。形成早在200万年以前,阳原盆地是一个大湖,它的水域几乎占据了今阳原的全部、蔚县的部分村和山西省雁北地区的一部,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人们把这个历史上存在数百万年的古湖,称为泥河湾古湖。湖泊四面环山,湖岸上是草原和高耸的山峰,丛林茂密,三趾马、披毛犀、剑齿虎、爪蹄兽、转角羊、纳马象等古动物时常出没;湖水中游弋着多刺鱼、双壳蚌等水生动物。古湖数万年前由于地质变化完全干涸,露出了广阔的平原,由于桑干河、壶流河的侵蚀,古平原遭受破坏,变成了绵延起伏的丘陵成大小各异的台地,逐渐形成了山峰耸立、沟壑交错、地层分明的地质特征。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对象为晚新生代典型地层剖面、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主要发掘遗址、地层中的人类文化遗迹和古人类活动遗址等。 小长梁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官厅村北500米,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汤英俊和李毅等发现并进行发掘。发现石器1000余件,属于小石器传统;山土的动物化石有桑氏鬣狗、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牛、羚羊等。其地质年代为距今136万年。小长梁遗址作为我国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1935年,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来到中国,在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村被称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湾组”地层的下部采到一块石头。经他研究,确认为石器--“粗糙的手斧”。发表在法国出版的古人类学杂志上,文章中推断,当时泥河湾一带曾经生活过北京猿人,甚至更早的人类。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名研究人员沿桑干河调查旧石器遗址,在泥河湾之西700米的下沙嘴“泥河湾组”的粗砂层内找到一件具有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与其伴生的动物化石有一件相当完整的纳玛象化石(更新世晚期的象类化石)。此后,又进行核对性发掘,在不远的同一层位中找到数件小型长薄石片和若干曾经人工打击但尚未成型的石器,伴生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马,驼鸟,鼠,兔等。1978年8月21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第四纪组的研究人员又进入泥河湾盆地考察,于阳原县官村附近的小长梁找到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泥河湾组"下部的地层中,称之为小长梁遗址。共发现了2000余件石器,若干打击过的骨片,或留有刻划痕迹的骨片以及吃剩丢弃下来的三趾马,马,羚羊,牛,鹿,犀,虎,象的残骨和牙齿。可惜尚未发现人类骨骼的化石。至于遗址的年代,经古地磁的测定,泥河湾组的顶部年龄为150万年前,底部为300万年前,遗址的层位定为243万年--255万年之间,大体来说,250万年左右,这就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根据石器的分析,当时人类已有语言。1981年,在小长梁对岸的东谷坨又发现了一处面积极大,遗物丰富的石器地点,距今100万年,说明当时在东北已有很多人类活动了。 虎头梁遗址虎头梁遗址位于阳原县东城镇虎头梁村东南约800米处,1972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盖培、卫奇发现并发掘。发掘出以楔形石核和尖状器为主的大量石器,还发现了古人使用过的灶坑。随后,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了于家沟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前的夹砂黄褐色陶片,是在旧石器时代地层里发现的唯一的一块陶片,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古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制陶业起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马圈沟遗址马圈沟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谢飞领队,进行连续发掘。2001年,对III文化层进行发掘,惊现200万年前人古人类“餐桌”:在发掘探方的南部区域,散落着一组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和天然石块构成的古人类进餐场景,多数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迹。生动地展示了古人类群食大象,刮肉取食、敲骨吸髓的情景,对研究当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侯家窑遗址侯家窑遗址位于阳原县东井集镇侯家窑村西南1000米处,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卫奇等发现,1976年正式发掘。发现人类化石16件,还有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发现石制品14041件,其中石球1079件,最大的超过1500克,最小的不足100克,是古人类打猎用的“飞索石”,举世罕见。其地质年代距今10万年。侯家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不论分布规模,还是埋藏内涵,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北京猿人相媲美。研究进展重要论著{timeline}{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24年 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张家口地区收集地质资料著博士论文期间,前往虎头梁以及郝家台考察,首先将分布在桑干河湖相地层命名为"泥河湾层"。 9月13日,法国神甫桑志华到泥河湾一带考察,涉及范围东至下沙沟,南至蔚县东力元庄,西至大同、平鲁等地。{/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26年10月初,法国神甫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泥河湾一带进行考察,搞清了地层和古生物学上的一些问题,所采集化石材料现全部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馆。{/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27年,德日进和桑志华发表有关"泥河湾"的两篇学术论文。{/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30年,德日进和皮孚陀发表了世界著名的论著,把下沙沟一带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称之为"泥河湾动物群"。{/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48年,第十八届国际地质会议中,我国著名教授杨钟键正式向会议提出泥河湾,并将泥河湾列为上新统最上部。{/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54年,在纪念北京人发现25周年的会上,正式把相当于欧洲维拉弗朗期的泥河湾层改为早更新世。于是泥河湾成了中国乃至世界进行第四纪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timeline-item}{/timeline}开始发掘{timeline}{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58年,北京大学地理系在雁北地区设立野外实习基地,开始对泥河湾一带进行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 1964年,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先生在虎头梁发现鱼化石。{/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6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太原工作站王择义、王向前教授等到虎头梁采集鱼化石,并发现虎头梁遗址65039和65040地点。{/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72年,中国科学院"双古所"的盖培和卫奇两位专家在桑干河中游地段发掘虎头梁遗址。发掘出以楔状石核和尖状器为主的大量石器,还发掘出古人使用过的灶炕,周围散落着大量的木炭粒、烧骨和烧过的鸵鸟蛋皮等。{/timeline-item}{/timeline}重要发现{timeline}{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73年,中科院“双古所”盖培、卫奇对虎头梁遗址进行发掘,并发现了73101、73102、73103、73104、73105、73107地点. 著名学者贾兰坡和卫奇在泥河湾村西约70公里的地方发现候家窑遗址。发现珍贵的古人类化石16件,旧石器时代文物近万件,以及众多的骨角器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器中仅石球就有1079件,从一个遗址中发掘出如此之多的石球,在世界考古史上都绝无仅有。{/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78年,中科院“双古所”的尤玉柱、汤英俊和李毅,在桑干河南发现了小长梁遗址,中美两国的科学家联合用古地磁法进行了测定,结论为距今136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至此小长梁成为东亚北部确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使得"在100万年前亚洲没有人类文明"的论断不攻自破。{/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81年,国家地震局在红崖一带发掘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5月,卫奇在裴文中教授的组织下,带领天津自然博物馆孟浩,县文保所成胜泉在钱家沙洼发现桑干河大角鹿的一具头骨,并在东谷坨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 6月,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在泥河湾一带采集古地磁测定样品,李华梅教授在次年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第四纪会上发表了郝家台地层论文。{/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90年,5月18日,卫奇委派成胜泉等人在南辛庄和大田洼一带进行调查.发现了一处旧石器遗址,后定名为半山遗址。{/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91年,7月7日--8月4日,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东谷坨遗址继续进行发掘,发掘出土石器及化石1000多件。{/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93年,9月17日--10月14日,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发掘马圈沟遗址,人员有河北省文研所李君、保定市文物科李英、昌黎县文保所王恩林、阳原文保所成胜泉参加发掘工作,出土化石166件,石制品301件。{/timeline-item}{timeline-item color="#19be6b"}1995年 8月10日,由河北省文研所等单位,对阳原西水地姜家梁墓地进行大面积发掘,本次发掘7千年前的房子8座,4千年前的古墓69座。在发掘姜家梁古墓的同时对于家沟遗址进行发掘。{/timeline-item}{/timeline}地位价值泥河湾盆地保存有巨厚的河湖,河流和黄土沉积,含有十分丰富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杆物化石。自20世纪20年代起,这里成了东亚北部早更新世(距今260到78万年)的河湖地层标准剖面和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泥河湾动物君的命名地。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盆地东部发现了出产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从而揭开了在这个著名盆地寻找亚洲最早人类足迹的历程。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东亚早期人类科学考察的热点。区内具有国际第四纪标准地层、远古哺乳动物化石及象征古人类东方发源地和中华文明起点的众多遗迹遗址,因而是研究中国第三纪晚期及第四纪的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的天然地学博物馆。
2024年02月20日
215 阅读
5 评论
0 点赞